中京商品交易市場有限公司成立背景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十二五規劃戰略部署,抓住國家“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服務業”、“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歷史機遇,在國務院頒布的《有色金屬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和《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等政策的指導下,根據黨和國家“穩步發展場外交易市場和期貨市場,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完善市場法規和監管體制,規范市場秩序”的具體要求,憑借著洛陽無與倫比的產業資源優勢地位,在洛陽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交易市場于2010年在洛陽市正式成立。洛陽作為“重工業基地”、“國家級新材料高技術產業基地”、“裝備制造業基地”、“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十三朝古都”,為交易市場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經各方專家充分調研嚴格論證,交易市場緊緊圍繞“有色金屬交易”和“文化藝術品交易”兩大核心業務制定出了明確的發展目標和科學的發展規劃。
市場概況
國家工商總局核準成立,洛陽市發改委和商務主管部門備案在冊的一家綜合性商品交易市場。交易市場位于洛陽市新區,毗鄰洛陽市政府和洛陽市體育場。注冊資本五千萬元人民幣,總投資額一億二千萬人民幣,由以下三個建設項目共同組成,投資額一千六百萬元的電子交易平臺建設項目、投資額八千萬元的有色金屬倉儲物流建設項目、投資額兩千四百萬元的文化藝術品交易中心。擁有三千平米的交易辦公大廳,一千五百平米的文化藝術品交易中心,三萬平米的有色金屬倉儲物流中心。
核心業務
“有色金屬交易”,交易品種為鉬、鎢、鈦、銻、合金材料、硅半導體光電材料等。招標拍賣交易;倉儲物流服務;倉單質押融資業務;延期交易;訂單交易。交易市場與工商銀行、農業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等各大商業銀行戰略合作,對資金安全劃轉提供了有力保障;并先后與“洛鉬集團”、“鑫川礦業”、“中硅高科”、“七二五研究所”等產業鏈上游龍頭企業確立了研發、交易、質檢、倉儲等一系列的合作關系。
“文化藝術品交易”,根據文化藝術品交易的定位和要求,在交易市場上市的文化藝術品包括書畫類、雕塑類、瓷器類、工藝類等國家管理部門允許并批準市場流通的文化藝術品。不斷地適時推出既符合國家戰略利益,又符合國內、國際市場需求的藝術品交易品種。開展文化藝術品的展覽、鑒定、收藏、拍賣;網上商城;即期交易和訂單交易;做好文化藝術品的售前審批,嚴格執行鑒定評估流程,引入第三方公正機構,確保交易的公平、公正。
業務模式
招標拍賣交易:招標交易是指招標申請人將預購商品信息提交給本市場,通過本市場的審核后,由本市場整理招標文件并公告,通過交易系統組織開標、確定中標,雙方訂立電子交易合同并履約的交易方式。
拍賣交易是指交易商向本市場提出申請,將以拍賣商品的詳細資料提交給本市場,確定拍賣交易的具體時間,由本市場預先公告,通過交易系統掛牌報價,買方自住加價,在約定拍賣交易時間內,無人繼續加價后,拍賣交易結束,以最高買價成交,雙方訂立電子交易合同并履約的交易方式。
延期交易:交易商通過交易市場電子交易系統進行交易商品的買入或賣出的價格申報,經電子交易系統撮合成交后自動生成的電子交易合同。交易商可根據電子合同的約定自動選擇交割日期的交易方式,可進行當日交割,也可延期交割,同時引入延期補償費機制的交易方式。
延期補償費機制是指交易商提出交割申報,但未獲得交割履行的買方(賣方),向該交易日持倉的所有未申請交割賣方(買方),收取補償費的一種制度。
訂單交易:指買賣雙方在本市場電子訂單交易系統中分別發出買入或賣出報價,本市場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撮合成交,確定買方、賣方之間的成交價格,生成電子交易合同,已成交的合同可以繼續通過交易平臺進行轉讓。訂貨方轉讓電子交易合同時應按照轉讓訂貨價與原訂貨價之間的差價取得或支付合同轉讓價差。
重要意義
中京商品交易市場的成立,是推動行業發展,推進產業創新的一種有效嘗試,是對產品價格發現機制的有益探索,是對有色金屬產業和文化藝術品產業多元化的有益補充。
有色金屬交易模式的創新與優化組合,既增強了交易市場流動性又為產業鏈上的會員企業、貿易商提供了質押融資、商品買賣、價格發現、倉儲物流等全方位一體化的服務。
文化藝術品通過新型交易模式、交易制度的創新,實現了文化藝術品市場與資本市場的有機融合,以投資帶動文化,有效促進文化產業蓬勃發展。
發展理念
中京商品交易市場高標準、嚴要求,科學規劃、嚴謹實施,緊緊圍繞“有色金屬交易”和“文化藝術品交易”兩大核心業務,用中京人堅韌不拔、鍥而不舍的精神,在中國商品現貨電子交易領域規范運作、開拓進取、揚帆領航。